| 网站首页 | 文章中心 | 茶客留言 | 草堂论坛 | 草堂商城 | 发货通知 | 世界人文地理风貌 | 

订购方式
1、成功进行注册,进入会员后台进行网络下单,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,进行相关茶品购买。
2、通过QQ留言或直接拨打电话订购 。

支付方式
普洱草堂暂不开展货到付款以及第三方支付保障,我们将在收到客户茶款2天内进行发货,发货相关信息会以短信方式通知客户。普洱草堂银行资料
运输及货物保价
1、普洱草堂合作快递公司为中外运全一快递,相关资费参见中外运全一快递公司网站 。
2、中国邮政EMS ,相关资费参见中国邮政网站 。
3、客还可选择其它物流方式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。
4、为保障茶品运输时效及安全,我们将为每位客户购买的物品进行保价,费用由普洱草堂承担 。
茶品批发
批发客户请直接电话联系普洱草堂 ,我们会根据您批发的数量进行最大程度的让利。
您现在的位置: 普洱草堂 >> 文章中心 >> 茶叶文化 >> 文章正文
行禅与行茶 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字体:
行禅与行茶
作者:马守仁    文章来源:转载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06-06-25    

   “禅”是“禅那”的略语,梵文作Dhyāna,巴利文作Jhāna,英文译作Zen。本意是“思维修”,汉译有“静虑”、“思维修”等含意。自唐代以来,禅法开始在我国逐渐显露,特别是达摩东渡后,经历二祖、三祖直到六祖的弘化,禅法最终得以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,并成为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。在唐宋以来的禅宗里,禅不仅仅是指“禅定”,更是指修行的方法,修行的见地,甚至是修行本身。此时此地,禅已和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,成为一种活泼泼的、真切而平实的生活禅。六祖惠能大师也在《坛经》里说:“善知识!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;外禅内定,是为禅定。”四祖道信大师曾对法融禅师说:“夫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德,总在心源。一切戒门、定门、慧门、神通变化,悉自具足,不离汝心……大道虚旷,绝思绝虑。如是之法,汝今已得,更无阙少,与佛何殊?……行住坐卧,触目遇缘,总是佛之妙用。”(《五灯会元卷二》)这里,禅不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,而且已经和诸如“真如、佛性、自性”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没有了区别,到了后世,禅师们则干脆用“这个”或“那个”来指代了。

  “行”这个字,在汉语里的本义是“走路、行走”,许慎《说文》里解释说:“行,人之步趋也。”可见本意是步行。《论语·述而》引用孔夫子的话说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《诗经》里也有“行彼周行”、“我独南行”这样的诗句。另外,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“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。”以及“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”,则是行走、远行的意思。我国禅堂里有坐香、行香等禅规,其中行香的 “行”就是步行的意思。

  “行禅”这个名词,是法国籍高僧一行禅师特别提出来的,属于生活禅的一种。1982年,一行禅师在法国南部建立梅村(Plum Village),供大众禅修。“行禅”也称作“经行”,以步行代替坐禅,是佛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新的修行理念,特别契合现代人根基。经过一行禅师多年提倡,已在世界很多国家,特别是欧美等国家受到普遍欢迎,目前在亚洲的日本、台湾等地也有一定影响。

  关于“行禅”的方法,一行禅师在“行禅指南”(原文刊载于《禅》1995年第四期)一文中说道:“行禅的目的就是行禅本身,重要的是步行,而非到达什么目的地。行禅也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,其本身即是目的。每一步都是生命,每一步都是平和与喜乐。”行禅的关键是要时刻保持正念,明白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”的道理,当处解脱,直下承当,则必定得大自在。一行禅师开示说:“正念的经行是体验实相的妙法。每一步的迈出,都蕴含无限,妙不可言。”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以正念经行,“以尊贵、平静与安适的心情向前直行,”“当下便常乐我净,一切圆满。”(同上)

  所以在现代历史环境下,我个人以为一行禅师的“行禅”方法很值得推广,这是一种更方便、直接的禅修法门,是生活禅的一个殊胜途径,对于弘扬佛法,指导禅修,良多裨益。

  和“行禅”相同,“行茶”是指饮茶后借助步行来落实生活禅的一种禅修方法。

  我们平常饮茶时一般都采用坐姿,有坐在椅凳上的,也有席地而坐的。席地而坐时一般要求采用单盘或双盘。(至于日本茶道,则要求跪坐。)这样的坐姿和坐香一样,时间稍长后,对健康并无益处,所以适时起身行走很重要。我们把饮茶后的经行称作“行茶”。

  饮茶并非仅仅为了解渴,我们在饮茶过程中,更注重对自我身心的净化和人格升华,更注重对禅悦的体味和至道的追求,这样的饮茶过程称作“茶道修持”。茶道修持一般要在专门的茶室里完成,时间一般为1——3小时,中间可略进茶点,茶事结束后,略事方便,即可行茶。行茶则要在茶室外进行,或庭院,或回廊,或小径,或田埂,只要环境清幽、地面平整即可。行茶时间一般为半小时,如果每日饮茶三次,可行茶三次。即使哪一天没有饮茶,也同样可以行茶,只要保持胸腹间的茶息即可。

  行茶的关键也是要以正念经行,以正念关照茶息,以正念体会当下步行,将正念融入我们的日常茶事和行茶中来。行茶时要时刻观照胸腹间的那一股氤氲“茶息”,让饮茶后的通畅和喜悦充满身心,此时万缘俱息,万相俱灭,心里不要有任何杂念,只一心观照茶息,调匀呼吸和步伐,在小径上慢步经行。你迈出的脚步是轻快而平实的,每一步都充满着尊贵、祥和与平静,每一步都蕴含着无限,妙不可言。你踏着小径直行,没有忧伤,没有烦恼,也没有尘世间的纷扰和羁绊。你的脚步间充溢着茶意的芬芳和甘醇,茶息萦绕着你的全身,而沉浸在这茶息中的,是禅的喜悦和平静。

  禅宗强调“不立文字,直下承当”,“直下承当”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。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正念,时刻关照自心,一念清净,直下承当,就是禅,就是解脱。所以禅法不离于日常生活,不离于日常茶事,只要我们时刻以正念关照日常茶事,禅就和我们在一起。正如一行禅师说的那样:“在我们修行的道场,与一般人的生活一样,有扫地、吃饭种种事情,不同处是以正念来做。吃饭时以正念来吃、来体验,如同体验柏树子一样。饮茶、扫地、煮饭时,都应该深入关照去做。要体会涅槃、佛性,并不是非要到禅堂才能体会,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会。”有僧人问大珠慧海禅师:“和尚修道还用功否?”师曰:“用功。”曰:“如何用功?”师曰:“饥来吃饭,困来即眠。”曰:“一切人总如是,同师用功否?”师曰:“不同。”曰:“何故不同?”师曰:“他吃饭时不肯吃饭,百种须索;睡时不肯睡,千般计较。所以不同也。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第三)不计较、不思索,当下空寂,这就是正念。可见,无论是禅修或者喫茶,无论是行禅或者行茶,保持正念最为重要。茶人修行的道场就是茶室,茶道修持首先要从汲水搬柴等日常茶事做起,在诸如备器、煮水、涤器、备茶、瀹茶、奉茶、饮茶、收具等具体的茶事过程中时刻保持正念,时刻关照自心,在茶事中觉悟,在茶事中解脱。对于茶人来说,茶事即是生活的全部内容。只要我们保持正念,用心体味,茶事过程中就会处处充满禅意。禅在哪里?就在眼前的这一碗茶汤里,就在茶人宁静、淡泊的心里。

  我个人以为,相对于“行禅”而言,“行茶”似乎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根性。茶是我们的国饮,茶文化在我国已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。茶是百姓日常生活的“开门七件事”之一,而且也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甚至帝王贵胄的喜爱。茶很早就与禅宗结缘,赵州和尚著名的“喫茶去”公案早就为人们所熟知。古语云:从来名士能评水,自古高僧爱饮茶。如今,饮茶、修禅的人很多,如果大家都能以正念饮茶,以正念行茶,不但对弘扬我国茶文化有益处,对于禅修也不无助益。

  主要参考资料:
  《五灯会元》
  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
  《禅》杂志(1994第四期)
  陈香白著 《中国茶文化》
  马嘉善著 《冷香齋煎茶日记》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
 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 | 
    版权所有:普洱草堂茶业公司 联系人:吕海波 联系电话: 13708891319 业务联系QQ:78182412 给普洱草堂留言 给普洱草堂留言 站长: